在中国《物流术语》的定义中指出: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,根据实际需要,将运输、储存、装卸、搬运、包装、流通加工、配送、回收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。
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: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,根据实际需要,将运输、储存、装卸搬运、包装、流通加工、配送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。
国际运输方式合理选择:
在各种运输方式中,如何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问题。一般来讲,应从物流系统要求的服务水平和允许的物流成本来决定。可以使用一种运输方式也可以使用联运方式。
决定运输方式,可以在考虑具体条件的基础上,对下述五个具体项目认真研究考虑:
(1)货物品种
关于货物品种及性质、形状,应在包装项目中加以说明,选择适合这些货物特性和形状的运输方式,货物对运费的负担能力也要认真考虑。
(2)运输期限
运输期限必须与交货日期相联系,应保证运输时限。必须调查各种运输工具所需要的运输时间,根据运输时间来选择运输工具。运输时间的快慢顺序一般情况下依次为航空运输、汽车运输、铁路运输、船舶运输。
国际货物运输的时间性特别强
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,商品价格瞬息万变,进出口货物如不能及时地运到目的地,很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;某些鲜活易腐商品和季节性商品如不能按时送到目的地出售,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加严重。为此,货物的装运期、交货期被列为贸易合同的条件条款,能否按时装运直接关系到重合同、守信用的问题,对贸易、运输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保税仓储企业的综保物流于2025/4/9 17:24:18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lingyi.mf1288.com/zongbao-2854336464.html